伊立替康盐酸盐是一种经过化学修饰的天然喜树碱的衍生物,是一种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的抗癌新药,本品为淡黄色或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乙醇或氯仿中微溶,在丙酮中几乎不溶。为晚期大肠癌的特效药,对于经含5-氟尿嘧啶化疗失败的患者,本品可作为二线治疗。同时对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及宫颈癌和卵巢癌亦有疗效,具有水溶性好、广谱抗癌等特点。
盐酸依立替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喜树碱系列产品中生理活性最好的抗肿瘤药物。对肺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结肠癌、直肠癌、卵巢癌、宫颈癌、胃癌、淋巴癌、乳腺癌、白血病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尤其对小细胞肺癌和结肠癌疗效突出。
本工艺盐酸伊立替康由喜树碱合成得到,含量≥99%,单杂≤0.1%,工艺技术领先,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技术。
[英文名]:Irinotecan Hydrochloride trihydrate
[分子式]:C33H38N4O6▪HCL▪3H2O
[分子量]:677.19
[CAS]:136572-09-3
伊立替康(Irinotecan,CPT-11),化学名为7-乙基-10-(4’-哌啶基哌啶-)羰酰氧基喜树碱,是细胞毒类药物新家族,是喜树碱类中的新药物之一,是水溶性喜树碱类抗肿瘤药原料药。1966年,Wall等人从中国植物喜树里提取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物质喜树碱,但由于其水溶性差,以及难以预测的严重毒性,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
直到20世纪80年代,人们发现喜树碱是DNA拓扑异构酶(DNA topoisomerase)抑制剂,拓扑异构酶在肿瘤细胞中表现出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高水平表达,尤其是topo I即使在静止期也能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这些发现以及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深入,激发了设计高效、水溶性好的喜树碱类似物的高潮,先后合成出了一系列水溶性好的衍生物,CPT-11就是其中之一。CPT-11首先由日本Seigo Sawada等人研究发现,1987年开始I期临床试验,大规模的 Ⅲ期试验表明,成品药对多种肿瘤如结肠癌、小细胞肺癌、白血病等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水溶性好,广谱抗癌等特点,而且对氟尿嘧啶耐药病例仍有效。
目前,该药已经获得FDA和欧盟的共同批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上市,该药于2001年3月被引进中国,以外国生产为主。目前伊立替康原料药和制剂的主要生产厂家为日本第一制药公司、德国安万特公司(开普拓)和辉瑞公司(伊利替诺,商品名:Camptosar)。2003年辉瑞公司的伊利替诺销售额为6亿美元。国内只有江苏恒瑞独家生产原料和冻干粉针剂。
此外,英国May & Baker Limited T/A Rhone-Poulenc Rorer公司拥有该药注射液的进口批文。由于日本株式会社亚库鲁特本社在1999年取得的原料药及其注射液的行政保护授权最迟在2006年10月份到期,因此可预见,在行政保护到期后国内的伊立替康原料药和制剂的开发生产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作为有效的抗癌药物的原料药,伊立替康在国际市场上,一直处在比较高的价位,目前国内对该原料药的合成研究还比较少,主要以从喜树中提取为主。盐酸伊立替康的生产成本在800元/g以下,目前上市产品2ml(40mg)售价在1000元/支以上,5ml(100mg)售价在3000元/支以上,原料成本分别不到32元/支和80元/支,利润空间巨大。因此,改进伊立替康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是一条可行性很大的举措,为国内肿瘤药物开发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技术采用新的合成方法,能有效的合成出该原料药,并且已经可以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该化合物的小试产品,公司的客户已经遍及欧美和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大学和研究所,以下列出了我们部分客户名录:1、Pfizer 辉瑞;2、VWR Internaitonal 威达尔;3、Lilly 礼来;4、P&G 宝洁;5、Johnson & Johnson 强生;6、Sigma;7、ASDI Biosciences, Inc.;8、Shigematsu & Co., Ltd.;9、Fisher Scientific;10、Merck 默克;11、BASF Aktiengesellschaft;12、Abo Akademi University;2005年来,该产品已出口创汇达60万美圆以上。项目推介或在中国扩产后,一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