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技术
浏览产品
浏览设备
浏览人才
*如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发布信息或者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资讯--> 行业资讯
德国生物科技发展现状
德国生物科技发展现状

   新千年以来,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的总体情况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发展停滞并出现微弱衰退,风险资金投入减少,行业就业人数下降,企业研发成本下降,行业亏损增速放缓,前期临床开发投入增幅加大。这些变化表明,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已经开始进入专家预测的中期调整阶段。 研发资金投入减少。受经济紧缩影响,2002年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投入首次出现负增长,仅为10.9亿欧元,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生物技术企业要获得新的专利,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就必须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而研发投入的减少将直接导致企业产品研发能力不足。

行业亏损持续增加。德国生物技术全行业亏损继续增加,2002年税前亏损达6.61亿欧元,但由于采取了降低技术、裁减员工等一系列措施,亏损增幅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20%,行业亏损持续增长的势头德到遏止。在困难的经济环境下,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努力降低企业亏损,希望利用并不充裕的资金来尽可能地维持企业继续生存。

   行业产值略有下降。受经济不景气影响,在保持了几年高增长速度之后,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产值首次出现负增长,为10.14亿欧元,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3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企业退出了生物技术领域,而新建企业尚无法填补由此产生的缺口,是造成全行业产值下降的原因之一。占全行业产值50%以上的上市企业的产值也处于停滞状态,其中60%企业的产值有所下降。2002年,德国私有生物技术企业的平均产值为140万欧元。由于绝大多数企业成立时间不长,而研发投入力度较大,所以全行业有50%以上的企业尚无任何产值可言。 企业数量停止增长。2002年,德国共有生物技术企业360家,在数量上首次出现负增长,与2001年相比减少了1个百分点,这表明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开始进入中期调整阶段。去年一年中,共有31家企业退出生物技术领域,在数量上首次超过了新建企业,其中3家企业被出售,1家企业被兼并,1家企业停产,26家企业因无偿还能力被解散。今年上半年,有18家企业退出生物技术领域,3家企业被兼并,15家企业处于无支付能力状态。在德国15个联邦州中,巴伐利亚州以拥有85家生物技术企业稳居榜首,其后依次为巴登符腾堡州、北威州、柏林和下萨克森州。 新建企业数量减少。2002年,德国新成立生物技术企业25家,增长率仅为6%,尚不到2001年13%增长率的一半,而1999、200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25%和20%。从1999年开始,德国新建生物技术企业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2002年,在360家生物技术企业中,成立后尚未获得风险资金投入的企业占28%,获得了第一轮投资的占37%,获得了第二轮投资的占24%,即将发行股票的占5%,已上市的占6%。 行业从业人数下降。2002年,德国360家生物技术企业共安排就业13,400人,比2001年减少了1,000人,下降了7%,与2000、2001年30%的增长率相比,首次出现负增长。导致全行业就业人员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形势方面的原因,也有中期调整带来的影响。
  在生物技术行业中,达到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尚未形成一定数量,许多企业的发展进程放缓甚至近于停止,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一方面继续投入资金,一方面裁减人员。在360家企业中,3/4企业的员工人数少于30人。与2001年相比,员工人数少于10人的企业数量有所减少,而员工人数超过100人的企业数量则稍有增加,这一变化表明,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小企业首先成为行业调整的牺牲品,正如俗话所说,弱者越弱,强者越强。 资金注入继续减少。由于没有一家企业能够成功上市,风险资金就成为2002年德国生物技术企业的唯一资金来源,为2亿欧元,与1999年基本持平,与2001年相比,几乎下降了50%,仅相当于2000年资金投入的1/6。今年上半年风险资金投入为1.26亿欧元。大部分风险资金来自风险投资公司,也有一些股份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参与投资。风险投资公司和股份投资公司的资金绝大部分为自有资金,也有少量的社会游资、政府资金和私人资金。在所有投资者中,风险投资公司占66%,股份投资公司占21%,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种子基金投资公司各占3.4%,个体资金持有人占1.7%。在投资中,机构资金为34.2%,政府或公共资金为28.7%,私人资金为18.5%,其它资金为10.2%,长期投资为6.4%,储蓄银行资金为3.8% 与2001年相比,德国生物技术企业的上市积极性明显下降。2001年,投资者对股市回升尚抱一线希望,而2002年的持续熊市,包括生物技术股票的贬值,彻底毁灭了投资者的期望,只好另找套现出路,首选方案是商业出售,即将所持股份转卖给其它企业。在2002年的所有套现活动中,商业出售占48%,发行股票占34%,回购占5.6%,其它占2.2%。 专家预计,2003年德国生物技术全行业需投入资金1.5亿欧元,到2004年中期需投入资金4.5亿欧元。

经营策略发生调整。目前,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仍然是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的主导经营模式,由于这种经营模式可以迅速地提高企业产值而在过去几年中受到投资者追捧。但是,生物技术产品开发,特别是药物开发具有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为规避风险,缩短投资周期,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的经营模式最近出现了向技术服务转型的趋势。这一以短期内迅速提高企业产值为出发点的经营策略调整是应对严峻投资条件的必然反应,得到了外部投资者的理解。目前,在德国生物技术产业中,从事产品开发的企业占46%,从事技术服务的企业占18%,兼顾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占36%。 技术平台形式多样。在生物技术领域,除了已经较为成熟的基因技术、蛋白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外,最近又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技术平台,如干细胞应用技术、新型核糖核酸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系统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支持的处理过程等。在德国生物技术产业通常采用的各种技术平台中,基因技术占29%,生物信息技术占19%,蛋白技术占17%,抗体技术占7%,组合分析技术占5%,其它技术占23%,其中有化学基因技术、化学遗传技术、引导演化技术、脱氧核糖核酸置换技术、系统生物技术、代谢技术、纳米生物技术、天然物质合成技术、计算化学方法、药物推理设计技术、核糖核酸干扰技术、干细胞技术、细胞治疗技术、脂质体技术、转移体技术等。
    产品格局变化式微。人们一般将生物技术分为“红色生物技术”、“绿色生物技术”和“灰色生物技术”三类。“红色生物技术”是指生物制药技术,“绿色生物技术”是指农业和食品生物技术,而“灰色生物技术”是指工业、环保生物技术。 在德国,已经投放市场的生物技术产品主要是分子试剂、食品试剂、组织工程产品、生物芯片、新型脱氧核糖核酸处理以及脱氧核糖核酸转移产品等。在所有产品中,生物医药占56%,分子检测试剂占30%,食品和食品试剂占6%,组织工程产品占7%,生物信息产品占3%,转基因植物占5%,精细化学药品占6%。 目前,“红色生物技术”仍然是绝大多数德国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重点,居于首位的是药物,其次是分子检测试剂。 与2001年相比,尽管一部分企业的药品研发数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其它企业药品研发数量的减少,导致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处于研发阶段的药品总体数量略有下降。但是,处于初期临床研发阶段的药品数量比2001年增加了近1/4,尽管如此,处于整个临床开发阶段的药品数量仍与2001年持平。其原因是由于缺少经费,导致一系列产品研发产品项目被放弃或搁置。近年来,在德国尽管有约60种药物处于临床开发初期到上市申请阶段,但至今尚无一家新建生物技术企业能将自己研发的药品投放市场。目前,在德国只有由一家从传统制药企业分离出来的生物技术公司开发的3种药品正式投放市场。 与药物开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由德国生物技术企业开发的分子检测试剂已占领市场,组织工程领域的生物制品也开始进入市场。
  在所谓的“绿色生物技术”领域,德国的生物技术产品仍然相当少。从研发重点来看,在所有从事“绿色生物技术”研发的德国生物技术企业中,从事分子制药技术开发的企业占56%,从事植物外型、有效成分改性技术开发的企业占25%,从事植物生长、培育改性技术开发的企业占19% 。由此可以看出,德国生物技术企业的研发重点是从转基因植物以及转基因植物细胞中提取药物的生产技术,即所谓的分子制药技术。德国小型“绿色生物技术”企业在技术路线上采用了迂回策略,回避社会公众有关转基因植物和食品的争论,以便专心致志地从事技术开发。目前,与分子制药技术相比,以改变植物质量特征和抗逆性为目的的植物转性技术开发水平在德国还相当落后,鲜有小型“绿色生物技术”企业涉及这一技术领域,其技术开发主要被大型农业产业集团所垄断。 在德国生物技术企业中,利用先进分子生物技术,从事工业、环保领域生物技术应用,即所谓“灰色生物技术”开发的企业数量最少。硕果仅存的是主要用于酶和其它精细化学药品复合制造以及环保分子检测的少数几项产品。 政府推动不遗余力。为了推动生物技术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和产业经济的发展,德国联邦政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资助计划,将基础创新、平台技术、可持续生物制品生产技术和现代食品获取方法作为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资助项目的4个重点领域 。其中,基础创新的资助重点是生命系统、神经生物研究、人类及植物基因组研究、系统生物学;平台技术的资助重点是生物信息技术、蛋白技术、纳米生物技术、组织工程、疯牛病及传染性海绵状脑炎诊断技术等。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资助计划包括:1999年开始启动、已投入资金4200万欧元的BioChance资助计划,重点是促进中型生物技术企业产品商业化;2001年开始启动、计划投入5000万欧元的BioProfile计划,重点是促进生物技术开发区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形成;1998年开始启动、已投入6000万欧元的BioFuture竞赛计划,重点是促进基础创新,以期形成跨学科竞争能力,为经济界和科学界培养年轻科研力量;1999年开始启动、已投入9000万欧元的BioRegio计划,重点是促进慕尼黑、莱茵-内卡三角洲、莱茵兰和耶拿等4个生物技术开发区的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德联邦教研部第五次生物技术大会上,布尔曼部长宣布,作为BioChance资助计划的后续计划,教研部将启动斥资1亿欧元的BioChancePLUS资助计划,重点支持中小生物技术企业的生物技术产品开发、企业间合作以及新企业创建。2003年,德联邦教研部的生物技术资助项目经费将达到1.8亿欧元,比1998年增加70%。德联邦经济部计划从欧洲投资基金(EIF)和欧洲复兴计划特殊基金各筹措2.5亿欧元,设立投资基金,希望借此激活风险投资市场,在未来5年内集中包括私人投资在内的资金17亿欧元,用于生物技术企业风险投资。 政策环境关键所在。德国生物技术产业能否迅速完成中期调整,走出目前困境的关键是政府政策的明确性和连续性,制定欧盟框架下的德国国家生物技术战略可以吸引必要的人力资源、资金和工业生产能力,为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德国有识之士纷纷发出呼吁,呼吁社会给予充分理解、宽容和支持,为德国生物技术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宽松的舆论环境;希望政府确保产业保护、税收优惠、教育培训、科研政策、药品法规、植物生物技术法规等各项配套政策的明确性、连续性,为生物技术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希望各级政府官员向科研人员、生物技术企业的创业者看齐,迅速转换思维方式,以适应生物技术飞速发展形势;希望尽快消除国内各种政策法规制造的壁垒,为德国生物技术企业创造与欧洲其它国家生物技术企业相同的竞争环境;希望政府创造一流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并留住国外优秀生物技术人才;希望国内金融市场尽快完备自身功能,为新建生物企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希望德国生物技术基础研究始终保持其国际领先地位,为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未来走势尚不明朗。对于德国生物技术产业来说,中期调整阶段的到来早在预料之中,只是比预料地更早,更突然,使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的整个产业在没有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遭到中期调整带来的严重打击。专家预计,这一调整将在2004年年内完成,过程中将有大量企业遭到不可避免的淘汰,重新洗牌后的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将脱胎换骨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今后相当的一段时间内,资金匮乏仍将是制约德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使处于中期发展阶段的企业无法迅速扩张。 生物技术是当今社会技术创新的发动机,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具有极大潜力,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如何向市场提供创新的产品。
  五年来,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推动了德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令人关注的是,德国生物技术产业能否借助业已取得的成绩渡过眼下难关。路向何处去,如何才能确保德国生物技术在世界上的地位,是摆在德国政府和生物技术产业面前的首要问题。

 
发表时间:2014-4-20
 
泛球生物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1349号
手机:+86-13910029404   电话:+86-10-62981422   SKYPE:FUJVWANGSD@HOTMAIL.COM   EMAIL:info@globalbiologicals.com    QQ:25057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