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作油漆和表面涂料的溶剂和各种塑料、橡胶制品的生产,还可以生产醋酸丁酯、丙烯酸丁酯、丁醛、丁酸、丁胺和乳酸丁酯等化工产品。据了解,2005年我国丙酮、丁醇消费量均超过了50万吨,但生产能力仅为40万吨左右,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的丙酮、丁醇。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早期的丙、丁醇采用粮食发酵法生产,70年代后来由于化学法的发展,发酵法生产技术逐渐淘汰。近年来由于石油价格的飞速上涨,加之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粮食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的技术重新显示出其优势,特别是发酵法生产丙酮丁醇是以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的石油基原料制造,符合国家能源安全的长远战略考虑。
影响现有生物燃料市场扩大的问题包括:与燃料供应及流通系统间的适应性、为现有规格的发动机调配高浓度生物成分的可能性,以及燃料经济性的改善等。生物丁醇具有很多优势明显的生物特性和较强的商业适应性,例如生物丁醇的蒸汽压力低,与汽油混和时耐水性高,对水作为杂质的宽容度大,因此能够使用现有的汽油流通及供油系统,使其适合在现有的燃料供应和分销系统中使用。与现有的生物燃料相比,生物丁醇能够实现与汽油更高的混和比,且无需对车辆发动机规格进行改造,对发动机无腐蚀作用。与乙醇混合汽油相比,生物丁醇的经济性更高,能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和行驶里程另外生物丁醇还可以提升汽油中乙醇混合成分的性能。例如,降低乙醇对蒸汽压力的影响,这是限制乙醇在现有汽油分销渠道中更广泛应用的问题之一。生物丁醇的生产拟采用系列原料,例如甘蔗、甜菜、小麦、木薯,速生能源植物的纤维素原料,如草或麦秆,玉米秆等农业秸秆为原料。由于生物丁醇生产与乙醇生产采用相似的工艺和原料,现有的乙醇生产设施经过改造便可转而生产生物丁醇。
生产1吨丁醇产品需耗粮食4吨或糖蜜7吨以上,耗蒸汽13吨以上,经济效益差,故在国外已经全部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