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技术
浏览产品
浏览设备
浏览人才
*如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发布信息或者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资讯--> 行业资讯
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初显成效
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初显成效

   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国科学院成立了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近两年来,创新联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的拥护与支持,通过创新联盟的发展,加强了国内政、产、学、研、金单位的交流与联系。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依托创新联盟,启动了“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推动了中科院一批自主创新的关键技术向优势企业的转移转化,科企紧密合作实现了生物技术产业化。

  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促进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模式、新机制;建立政府、科研、企业、金融等部门共同参与的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建立多元化的生物产业科技创新基金资金和科研投入新模式;推动我国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目标到2015年:显著提高中科院生物技术成果转化率,延伸技术创新价值链,提高国内研发机构在生物产业发展中的贡献率;与地方结合,推动形成4—6个生物产业群,推动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带动规模化的产业发展与产业集聚;推动20—30个研究单位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与企业共建50—100个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

蓬勃发展初显成效

  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于2008年已经分别倡议成立了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联盟、中国药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和绿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目前,联盟企业(包括外资企业)约160家,共吸引意向性的企业科技创新基金约30亿元。

  近两年来,创新联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政府的拥护与支持,联盟的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通过创新联盟的发展,加强了国内政、产、学、研、金单位的交流与联系。创新联盟的建立为实施“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奠定了基础。

  加速推动了中科院生物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200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社会经济效益按技术领域分类,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销售收入173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45%),农业技术领域销售收入171亿元(比2008年增加了40%)。

  2009年,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为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大于10亿元的院属单位有40家。2009年,中国科学院知识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使社会企业形成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
  
生物技术各领域齐头并进

 生物技术三个领域的主要进展:生物医药领域,中科院上市药物已有120余种,目前处于临床阶段创新药物有10种,预期可获得一批重大新药。上海药物研究所历时10余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沙星类抗菌药物——盐酸安妥沙星,于2009年4月15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新药证书,并由安徽环球药业股份生产上市;过程所和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新型乙肝疫苗——汉逊疫苗的大规模分离纯化”项目获得发改委立项支持。

  推动研究所和优势企业建立产学研联盟:上海药物所与石药集团、浙江医药股份、江苏恒瑞制药集团等医药产业优势企业,通过共同申报“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契机,建立高效率的体制机制,组成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广州生物院和石药集团拟合作共建维生素C基础研究中心,以维生素C在干细胞领域的基础研究为核心,促进维生素C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

 北京基因组所完成开发,并由上海复星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了快速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试剂现场统一测评,被国务院甲型H1N1流感病毒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技组推荐使用。

 绿色农业领域,为促进中科院科技成果的转移和示范性转化,显著提升绿色农业领域的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农业基地组织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绿色农业技术集成与发展中心”,中心建设方案分别通过了秘书长办公会和院长办公会审议,得到路院长高度评价,中心共成立9个分中心,涵盖中科院26个研究所。

 工业生物技术领域,2008年4月,“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2008”期间,发表了关于倡议成立“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化促进会”的联合声明。由此提出建立创新联盟的想法。2008年6月第二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上,举行了“中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促进会”工业生物技术产业创新联盟伙伴会议,明确了联盟的概念,并提出建立虚拟的科技创新基金。

 在山东莱阳瀚霖生物将建成世界上产量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长链二元酸生产和研发基地,年产能将达到6万吨,产值预计近30多亿元,利税约10亿元。针对长链二元酸生产线建设,路院长题词“发挥各自优势,地院高效合作”,后又针对一期投产、二期开工做出批示“这是微生物技术高技术绿色产业发展的典型,认真支持,做好稳定生产并扩大成果”。

 在南方中心,上海植生所与浙江海正药业集团公司合作,通过基因组改造技术实现了多拉菌素的规模化生产,该项目已于2009年9月建成投产。

国家发改委 国家开发行立项推动

 推动国家层面立项,创新联盟内院企合作获得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专项支持。

 2008年9月开始,中科院职能部门多次向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汇报“创新联盟”和“专项计划”,发改委委托中科院作为项目主管单位,组织申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2009年1月,形成《中国科学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建议方案并正式上报国家发改委。3月向国家发改委申请第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7项。通过与申报企业及其所在省发改委反复沟通协调,全程配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完成5个项目的实地调研和评估。

 201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正式批复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第一批项目,共5项,总投资53872万元,其中国家安排资金5300万元。这批项目的批复是中科院应对金融危机支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专项行动计划取得的新进展,也是国家发改委第一次通过专项的形式支持中科院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它标志着中科院通过创新联盟实施的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进入了新阶段。目前,项目进入初步设计与概算编制阶段。

 中科院领导高度关注该计划的实施,针对第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路甬祥院长批示“扎实推进,建立新机制;务求实效,创造新业绩”;项目获得批复后,路院长又批示“这项工作抓得好,要继续抓好落实和后续项目的申报”。中科院李家洋副院长指示,“继续推进,力争取得更大成绩”。推动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配合生物产业促进计划的实施,为联盟内企业融资开展研发、产业化等工作提供更加优惠灵活的政策,逐步完善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的整体构架。生物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就共同促进专项计划的实施,以及在生物产业领域的合作达成若干共识,并建立了国家开发银行同中科院的日常联系与合作机制。

促进生物产业基地发展

 中科院还开展了环太湖生物产业行动,建立湖州、苏州、无锡等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销售收入大于10亿元的地方有42个。其中江苏省无锡市实现销售收入47亿元,江苏省苏州市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分别排在第一、二位。因此,环太湖地区已经成为中科院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重要区域。其他重点区域包括:常州、莱阳、广州(生物岛)、武汉、昆明、天津(滨海新区)等。围绕地方发展需求,结合中科院优势,积极布局北京科教园区生物产业基地;东北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天津工业生物技术基地;黄淮海绿色农业技术基地;莱阳生物产业基地;常州药物研发基地;华中生命科学中心;上海浦东科技园;西部生物产业园;西南生命科学中心;广州生物产业促进中心等。

继续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

 2010年,在院党组的领导下,中科院将按照“创新2020”方案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生物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的发展,不断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完善技术转移的机制体制。继续积极实施生物技术创新与生物产业促进计划,推动一批生物高新技术项目陆续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为迎接新科技革命挑战、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抢占未来科技经济制高点,为把生物产业培育形成我国新兴战略性产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发表时间:2010-6-24
 
泛球生物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1349号
手机:+86-13910029404   电话:+86-10-62981422   SKYPE:FUJVWANGSD@HOTMAIL.COM   EMAIL:info@globalbiologicals.com    QQ:25057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