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技术
浏览产品
浏览设备
浏览人才
*如没有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发布信息或者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资讯--> 行业资讯
深度解析《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深度解析《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业界翘首以待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下称《政策》)于今年6月出台并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
  令业界振奋的是,此次《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强调了生物产业的重大战略意义。
  “这是国家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同时也是我国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负责生物产业发展的副司长任志武在接受《中国投资》专访时特别强调。
  在当前形势下,世界大国纷纷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金融危机之后重振经济做好准备,生物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我国适时出台该《政策》,可谓高瞻远瞩,势必对生物产业的加速发展产生重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任志武告诉《中国投资》:目前,国际生物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产业内尚未形成类似汽车、半导体、软件等产业那样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这为我国在优势领域实现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他表示,“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利用我国已经形成发展产业的基础,抢占某些制高点,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全方位力促产业发展
  《中国投资》:近年来,生物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请您谈一下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目前已经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任志武: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我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2008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年均增长达20.45%。2008年我国生物产业总规模近11000亿元。其中,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8年产值达到7220亿元,占全国生物产业产值近66%。生物产业正在成为我国高技术领域新的增长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出口比重低、国内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国生物产业依然保持“十一五”以来的高速增长态势。今年上半年,我国生物产业快速增长的态势未变,与去年全年相比,增长幅度虽有所回落,但仍比全国工业及高技术制造业同期增长率分别高15.82和18.33个百分点。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生物医药行业,2006-2008年生物医药行业实现总产值保持了年均25%的高速增长,其中现代生物医药行业2008年实现产值同比增长超过30%。在全球金融危机仍在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未见起色的背景下,2009年我国生物医药行业虽增长势头有所回落,但总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1至6月份,生物医药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41.02亿元,同比增长17.62%,带动生物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因此,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高技术制造业领域重要的增长极,同时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亮点。
  当然,目前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原创性技术和产品少,高素质人才缺乏,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二是生物产业创业投资机制缺失,中小企业信用、资产等抵押条件不足,融资渠道不畅。三是生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措施不完善,生物资源流失严重。四是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不利于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有限资源投入分散,效率不高。
  同时,随着我国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也要引起高度关注,特别是国际市场变化对生物产业发展带来的双重影响,我们既要看到国际市场未来长期增长的积极影响,也要应对好短期内国际市场快速萎缩给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带来的冲击。
  《中国投资》:为推动和引导生物产业发展,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问题,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做了哪些工作?
  任志武: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一直将生物产业作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予以扶持、培育,在提高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生物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集聚、完善政策环境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近10年来,国家发改委大力促进生物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已在生物芯片、干细胞、抗体工程、生物信息学、疫苗、组织工程、生物多样性、药物制剂等关系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或产品领域建设了30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在相关企业集团认定了153个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大力强化生物产业技术基础能力的建设,推动国家种质资源库建设和基因资源的开发利用,西南种质资源库、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已建成运行,蛋白质重大科学工程正在建设之中。稳步推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建设,已在12个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了包括实验动物、公共测试和中试等在内的32个生物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二是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从1999年起,国家发改委通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对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疫苗和诊断试剂、生物育种、生物质工程、生物基材料、现代中药等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予以重点扶持,在国家投资的引导下,吸引社会投资近900亿元,支持了1000多项生物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生物领域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对引导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产学研结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对我国医药产业和农业的结构调整产生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三是促进集聚发展。现代生物产业是知识高度密集的产业,集聚化发展态势不断加强。针对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国家发改委选择了创新能力强、生物产业规模大、产业集聚程度高、产业特色鲜明的城市,认定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促使了一批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3个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以及东北地区、中西部地区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引导生物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
  四是改善生物产业发展环境。国家发改委近年来主要通过规划和研究相关政策建议完善生物产业发展环境。200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高技术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200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国家发改委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提出的《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对促进生物产业发展提出了系统的政策措施。在国家层面发布生物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不仅明确了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目标、发展方向、主要任务等,同时也明确了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抢占战略制高点
  《中国投资》:请您介绍一下《政策》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任志武:进入新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这种突破,正在农业、医药、能源和化工等领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进而引发新的国际产业分工。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抢占生物经济时代制高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危机之后重振经济做好准备,生物产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总量已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今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供给“瓶颈”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约束更加明显。因此,加速生物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缓解人口、健康、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保障国家安全,具有特殊战略意义。在这个背景下,国家非常重视生物产业发展并尽快出台了该《政策》。  
  《中国投资》:该《政策》提出哪些目标?确定了哪些产业发展重点?为实现这些目标,国家出台了哪些具体支持政策?
  任志武:加快培育生物产业,是我国在新世纪把握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按照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要求,《政策》提出的目标是:
  一是引导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向生物产业集聚,促进生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加速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生物技术、产品和标准。三是培育跨国经营的大型生物企业和一大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形成若干个产业集聚度高、核心竞争力强、专业化分工特色显着的生物产业基地。四是加强生物技术专利保护和物种种质资源保护,提高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保障生物安全。五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当前我国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产业。
  为尽快实现这些目标,解决生物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国家确定从7个方面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
  一要发展壮大生物企业。着力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鼓励和促进中小生物企业发展,建设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二要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高校和公益类科研机构等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自主创新成果创造和产业化。三要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四要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制度。五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设立和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六要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积极培育生物产品市场需求,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七要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监管。
  《中国投资》: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简称《规划》)。与《规划》相比,《政策》有哪些实质性进展?如何与“十二五”的产业规划相衔接?
  任志武: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务院相关部门共同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我国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它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阐明了国家发展生物产业的战略意图。总体上讲,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国际合作、重点突破、集聚发展、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保护特有生物资源,保障生物安全,使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为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实施3年来,在加强生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重大生物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促进生物产业集聚发展以及推动生物产业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政策》与《规划》相比较,具有以下3个方面实质性进展:
  一是更加强调宏观战略性。《政策》明确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基于对生物产业发展前景以及新世纪新科技革命战略机遇的判断,是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二是更加突出全局引导性。《政策》对涉及生物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聚、资金、人才、产业化、市场环境以及生物资源和生物安全等核心问题,都明确制定了详细的政策导向,将引导各类社会资源向生物产业发展集聚,为生物产业发展创造完善的政策环境,从而加速生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和国际化发展。
  三是更加具有操作针对性。《政策》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明确提出须在发展壮大生物企业、大力促进自主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市场环境、强化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生物安全监管、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同时对每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各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落实《政策》、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明确了方向。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经启动了生物产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从总体方向来说,“十二五”规划中应充分体现《政策》的相关要求,并将根据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环保等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提出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重大举措。
  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特色基地
  《中国投资》:“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是该《政策》的一个重点。目前,该产业集中度如何?您认为应该如何推动培育龙头企业?
  任志武:目前,生物产业集中度和集聚度较低,企业平均规模小,缺乏大型生物企业集团。这种情况不利于产业的迅速强大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政策》提出要培育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这能促进我国生物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合力,进行资源整合,从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在这一方面,目前国内企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球行业发展的形势。《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技术引进、跨国经营等活动。推动生物企业间、生物企业与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与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具体而言,就是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开展横向联合与纵向整合,引导资金、人才和技术等产业要素往龙头企业集中。横向联合是要推动龙头企业与行业领先的研发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化研发机构的技术人才资源与龙头企业产业资源之间的衔接,提升龙头企业的创新能力,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各种形式支持龙头企业与研发机构之间的项目合作,鼓励研究机构的人才以专利或技术入股形式参与龙头企业运作等;纵向联合是推动龙头企业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并购与重组。
  《中国投资》:《政策》提出要促进生物产业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家已经认定了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并将逐步形成全国生物产业总体布局。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国家具体会给予基地哪些支持?
  任志武:国家发改委共认定了22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目前这些基地的产值占全国的60%以上。这批基地目前是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主要集聚区,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生物产业最大的聚集区,围绕上海、杭州等基地逐步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较好的产业集群;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体系比较成熟,民营资本比较活跃,围绕广州、深圳等基地形成了商业网络发达的产业集群;环渤海地区生物科技力量雄厚,各省市在医药产业链和价值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围绕北京、天津等基地形成了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集群。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利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迅速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和生物农业,推动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国家将进一步大力推进生物产业基地特色发展,鼓励与生物产业相关的企业、人才、资金等向生物产业基地集聚,促进生物产业基地向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国家在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实施科技计划、高技术产业计划等方面按规定给予重点支持。当然,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首先要有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相关地方政府要根据财力增长情况,加大对生物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重要生物技术产品研发、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促进生物产业创新发展。  
  技术、资金、人才“组合拳”
  《中国投资》:抢占技术制高点是发展新兴产业的关键。政府在引导生物产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方面,有何积极政策?
  任志武:政府要大力促进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具体措施包括:
  一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国家通过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机制等方式,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支持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支持以产学研联合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组建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技术研发机构,提高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能力。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工程化平台。
  二是加强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各类研究机构、检测机构的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研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物科学研究基地,加强生物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支持生物技术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孵化器、产品质检中心等建设。大力推进生物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和共享。
  三是切实做好生物技术成果转移服务等工作。加快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审查,强化生物技术科研成果的登记和转移工作,完善生物技术成果的评价体系和转让机制。建立健全生物产品认证认可体系,规范生物产业第三方认证等中介机构的发展。
  四是加速自主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加大力度组织实施生物技术产业化专项,大力推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生物技术成果转化,加速规模化生产和应用。积极开展生物产品相关标准的研究制(修)订与实施工作,加强生物标样的研制和产业化。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生物科技人才培养,积极引进海外优秀生物科技人才。在大型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鼓励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生物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创新型人才和高级实用型人才培养。
  《中国投资》:目前,国家对于生物产业具体有哪些财税政策支持?尤其是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生产企业,将有哪些财税鼓励措施?
  任志武:加大对生物产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加大对生物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的投入。对完全可降解生物材料和经批准生产的非粮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质热电等重要生物能源产品,国家给予适当支持。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和个人申请植物新品种、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
  其次是要建立财政性资金优先采购自主创新生物产品制度。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生物产品的,应优先购买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中的生物产品。
  再次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生物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生物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而且,对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等生产企业,将进一步完善相关税收政策。重点是要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办法、落实鼓励生物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政策,对生物基材料、非粮燃料乙醇等的财政补贴等政策。
  《中国投资》:金融危机下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对于生物产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有哪些支持措施?下一步会出台哪些操作细则?
  任志武:生物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目前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其融资难的状况普遍存在。国家为了鼓励和促进中小生物企业发展,对新创办的生物企业,在人员聘任、借贷融资、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而且,还将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的支持力度。具体来说,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主要包括:
  一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生物产业。鼓励设立、发展生物技术创业投资机构和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生物产业发展,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对生物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生物产业发展项目、生物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提供信贷支持。积极探索利用贴息、小额贷款等方式,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二是支持生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生物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鼓励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筹资。开展生物产业基地内具备条件的生物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推进未上市生物企业股权的流通,拓宽创业投资退出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开展生物产业基地内企业联合发行企业债券试点等。
  《中国投资》: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是生物产业的一大特点。对于鼓励外国企业、个人来华投资或者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以及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企业“走出去”,有哪些具体政策?
  任志武:积极推进国际合作是我国加速生物产业发展的需要。一方面我们鼓励外国企业和个人来华投资生产、设立研发机构和开展委托研究。而且,鼓励海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办企业、从事科研教学工作。
  目前,国家正在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其中也包括优秀的生物产业技术人才。同时,国家鼓励国有生物科研机构公开向海内外招聘技术负责人。值得一提的是,《政策》提出“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的收入分配倾斜力度,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这对于吸引高优秀技术人才回国、促进生物产业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和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企业“走出去”,开展产品的国际注册和营销,到境外设立研发机构和投资兴办企业。支持国内机构参与有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生物产业认证认可国际交流。目前我国生物产业的一些细分领域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国际认证认可方面取得良好的进展,其中包括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育种、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体外诊断试剂及其配套仪器的开发、药物研发外包服务以及临床医学检验等。
  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中国投资》:一个新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市场,而政府除了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之外,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使产业健康发展。在这方面,目前国家有哪些措施?
  任志武:只有创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才能使生物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能够可持续发展。《政策》专门提出了这个问题,将从3个方面入手。
  一是培育生物产品市场,包括:研究扩大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规范药品政府采购方式,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积极拓展生物医药应用范围。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品,按照国家有关程序进行评审,符合条件的纳入医疗保险目录。鼓励推广使用农林业良种、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完全可降解生物薄膜等。稳步推进非粮燃料乙醇应用试点,有序开展生物柴油应用试点。同时,要规范生物产品市场秩序,依法查处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督促指导生物企业加强环境保护,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二是完善生物产品市场准入政策。按照生物安全审查、评价、认证认可和监管要求,积极推进转基因农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对生物能源生产、销售依法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相关准入条件。进一步加强生物检测实验室的资质认定工作,切实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依法完善生物药品审批制度。对涉及国家安全、人体健康安全、动植物安全、环境保护的生物产品和技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实施市场准入制度。制定生物产品进出口管理办法,规范生物产品进出口秩序。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生物技术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惩处力度,依法保障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益。
  我相信,如果能够把上述关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财政税收支持、人才引进、市场培育与规范等政策落到实处,将对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发表时间:2009-9-15
 
泛球生物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6-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31349号
手机:+86-13910029404   电话:+86-10-62981422   SKYPE:FUJVWANGSD@HOTMAIL.COM   EMAIL:info@globalbiologicals.com    QQ:250577824